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重庆拥有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当前,正值低空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应加快重庆低空经济发展,把重庆打造成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低空经济政策法规与协同机制。一是加快出台各项政策法规。出台《重庆市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重庆市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对全市低空经济发展作出分阶段的、长期的战略规划,明确全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具体举措等,确定财政、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等实际政策优惠,以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二是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成立全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制定低空经济发展重大政策和解决重要问题;召开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统筹部署全市低空经济发展;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等投资低空经济产业。
强化技术牵引,加快建设低空经济“新基建”。一是全域布局多功能垂直起降场地。在医院、学校、体育场、商务区、工业园区、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等区域布设起降场地,率先在全国建成“市—区县—乡镇”全域起降场地体系。二是全域规划低空飞行航线。在已划设的无人机适飞空域规划低空航线,构建重庆全域“空中高速”,形成全域“数字航路”。各市场主体再根据规划的航线向空管部门申请开通飞行航线。三是全域打造“低空大脑”。要全域部署低空通感5G-A试验基站,建设低空“通信+感知”网络,汇集联通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全因素数据,建成“低空大脑”的智能融合系统,实现市域低空空域数字化管理、低空智能飞行与智能监管。
着眼生产变革,持续深化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紧扣助力生活提质和助推生产变革的目标,按照先“工具”后“玩具”、先“货”后“人”的思路深化应用场景,加快制定《重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试点方案》,推动重庆打造引领全国的低空消费首创之城。深化“低空+山地运输”,打通山地运输的“最后一公里”。深化“低空+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助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深化“低空+社会治理”,持续探索无人机低空城市巡检、河湖巡检、道路巡查、森林巡查、电力巡查、火情监控、紧急输送、高精度测绘、搜寻救助、应急通信、飘物清除、高层建筑灭火等“无人机+AI”应用场景,让社会治理“飞”上云端。深化“低空+城区物流”,全面探索“商家/物流企业—无人机—终端智能存取柜—用户”城区低空物流新场景。深化“低空+文教体育”,继续丰富春“消”、夏“赛”、秋“展”、冬“谋”等应用场景。深化“低空+交通旅游”,探索市内多区县间载人短途运输常态化运营,打造市内立体交通。
着眼新质融合,优化低空经济产业链生态。一是厘清低空经济产业链。低空经济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产业链上游是低空经济产业的基础,指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航空材料、航空部件和软件等。产业链中游是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指低空飞行器和机场设备,主要包括无人机、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空港空管设备及系统软件、相关辅助设备等。产业链下游是低空配套与服务,主要包括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地面服务保障、运营维护等。二是融合打造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重点围绕“大而强”的链主企业、“专而精”的链属企业、“小而美”的创新企业开展引育孵化,充分挖掘丰鸟科技、亿飞智联、宗申航发等在渝“链主”企业创新融通作用,延伸产业链、优化服务链、提升价值链,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完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借助“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优势,以具体应用为牵引,细分低空经济产业赛道。各区县低空经济产业园应坚持差异化发展、注重优势互补、避免同质竞争,打造各自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三是科技赋能低空产业迭代创新。重点围绕未来低空飞行器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方向,结合“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设立低空产业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由企业主导、财政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积极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培育创新生态活跃、产业链条完整并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低空经济现代产业集群。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4SKJD055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