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转能力评估助力首都机场航空枢纽建设

发布时间:2022-01-17文章来源:国际航空运输 浏览次数:

近年来首都机场高度重视发展中转业务,在枢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世界先进枢纽机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科学评价、精准定位首都机场中转功能在国内国际枢纽中的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枢纽机场中转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评价准确把握首都机场中转水平实际情况,找出其中转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突出短板,以便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对持续提升首都机场枢纽功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枢纽机场中转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所选指标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机场中转业务能力的主要方面。


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枢纽机场中转能力与水平,且各个指标应形成一个有机联系,层次分明的体系。


独立性。评价指标体系内同一层次的各项指标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不相互重叠、交叉、包含,不存在因果关系,即指标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不能从一个指标导出另一指标。


可操作性。各项指标涵义应明确、统计口径和适用范围需一致,且可获取、可量化,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二、评价指标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枢纽机场的主要功能定位,着眼尽量全面反映枢纽机场中转能力与水平的多个方面,包括中转资源保障、中转业务规模、中转效率、通航城市数量等方面,科学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各项权重采用了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专家主要来自行业主管单位、科研机构、机场、航空公司等,根据重要性程度为各项评价指标打分。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枢纽机场中转(通程)业务相关指标体系







2




首都机场中转能力评价分析


一、数据获取


在评估首都机场中转功能时,应选取与之规模、结构、枢纽地位等情况相似的国内外机场进行对标。经综合比较,选取国内情况类似的甲、乙机场,以及国外的纽约肯尼迪、巴黎戴高乐、伦敦希思罗机场,作为首都机场中转功能评价的对标机场。通过计算得到各指标取值,如表2所示,为避免疫情影响造成数据失真,各机场中转业务量和航线网络指标均采用2019年的数据。


表2    中转(通程)业务指标体系数据获取

数据来源:航空公司、枢纽机场官网及IATA、OAG等


二、评价结果


为科学获得评价结果,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按照通行的处理方法,对于正向指标(即数值越大表示中转功能越强的指标,包括中转资源、中转业务量、航线网络类指标),将该机场某指标的取值除以所有机场该指标取值的最大值,作为该指标的归一化取值;对于负向指标(即数值越小表示中转功能越强的指标,包括中转效率类指标),将该机场某指标的取值除以所有机场该指标取值的最大值,再用1减去该值,作为该指标的归一化取值。如表3所示。

表3   中转(通程)业务指标归一化处理



将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乘以各指标权重,并分类相加,得到各机场评价结果的得分,如表4所示。

三、评价结果初步分析


从综合得分看,首都机场中转功能评价得分为45.238分,在所选取的6个机场中名列第4位,高于国内的甲、乙机场,低于国外的巴黎戴高乐、伦敦希思罗、纽约肯尼迪机场。表明首都机场的中转功能在国内机场中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与国外主要枢纽机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指标得分看,首都机场的航线网络得分在各机场中最高,主要得益于首都机场拥有6个机场中最为发达的国内航线网络,特别是12班以上的国内快线数量较多。


从评价结果看,首都机场中转综合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中转资源类指标得分低于对标的国内外各枢纽机场,这是因为首都机场近机位较少,占比较低,许多航班采用摆渡车方式上下机,影响中转效率和旅客体验。二是中转效率得分与对标的国外枢纽机场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因为首都机场中转流程复杂、中转服务设施能力有待提升、航站楼规模较大等导致MCT时间过长,且显著长于国外各机场,导致此类指标得分较低。三是中转业务量得分明显低于对标的国外机场,这一方面表明首都机场中转业务存在较大挖潜空间,需加快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内对中转旅客的统计不完善,导致很多自拼接旅客未能纳入统计中。







3




进一步提升首都机场中转便利化的措施

根据前面分析结论,首都机场将结合当前中转业务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突出短板,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中转服务品质和旅客中转体验。



一、强化基地航司合作

首都机场围绕以基地航司为核心建设航班波,优化进出港航班时刻,增加旅客转机机会,保证更高的航班衔接率,为首都机场加快推进枢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首都机场将根据航司需求,进一步优化机位、时刻等资源配置,减少MCT时间,根据航司的不同中转产品和细分旅客市场,提供不同的中转保障服务和商业等非航服务产品。


二、打造多元化产品


首都机场通过中转旅客调查,进一步丰富中转产品,稳步新增智慧中转服务、预约中转服务等多元化中转产品,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持续提升首都机场机场中转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完善软硬件环境


首都机场将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一方面加快完善中转硬件服务设施,加大对相关中转流程优化和改造,提高行李系统处理能力,不断完善中转标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提升中转服务的“软实力”,改善旅客中转服务体验。


四、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首都机场加快推进《推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战略合作备忘录》的落实,积极协调京津冀地方政府、海关联检等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争取扩大实施“国际通程航班”监管模式,持续推进“通关”便利化,推进航司、机场、海关等主体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同时加大科技手段在海关通关的使用,为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五、促进信息互联互通


首都机场积极配合民航局工作要求,推进通程航班信息平台建设,为打造国门精品中转服务提供有力支持。积极协调关联机场和航空公司适度放开中转旅客的数据权限,为推进中转旅客全流程保障便捷化、智慧化提供信息支撑。积极争取实现数据共享,开放中转旅客及行李等数据,打破中转数据信息壁垒,加快完善国内中转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助力首都机场高质量航空枢纽建设。



本文节选自《开展枢纽机场中转能力评估  助力首都机场航空枢纽建设》,刊登于《中国民用航空》2021年第12期。
作者单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谭   伟(航空业务部/国际事务部 总经理)
陈   列(航空业务部/国际事务部 副总经理)
司   榕(航空业务部/国际事务部 副总经理)
孔   欣(航空业务部/国际事务部)
谢志南(航空业务部/国际事务部)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陈梦筱
  • 微信公众号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大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
  • 龙子湖校区地址: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
  • 邮政编码: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