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流量变现方式是基于机场客流量的启示,从机场现有基础业务产生的客流出发,拓展旅客潜在价值,为旅客创造价值,挖潜航空流量空间。在当前流量经济持续拓展的大环境下,还可以基于机场现有客流量的信息中心,抽丝剥茧地提取有用信息,给旅客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从这个层面来讲,这就是培育机场的私域流量。如任何与旅客及其相关的数据类型(位移、忠诚度、APP、停车、电子商务等),又或者像聊天机器人、预测旅客偏好以及推荐合适产品服务等。同时,机场客流量变现也离不开“供给侧”改革,要改变典型流量经济靠头部主播带货的思路,从丰富的内容出发,开发场景直播间,让了解民航、机场的专业主播成为机场引流或带货的常驻人员,从而提高机场客流量向机场利润转化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枢纽机场是城市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的聚集场所之一,庞大的客流量和较强的购买潜力为机场非航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特别是1980年至2000年出生的旅客逐渐成为机场商业的核心客群,这一代消费者伴随我国经济的腾飞、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长大,他们在消费价值取向上与上一代消费者体现出了显著的不同,更敢消费却也更注重体验和个性的彰显。这些消费驱动因素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倾向和对不同营销活动的响应能力。因此深入分析机场旅客画像,激发机场不同旅客群体的商业潜力,从而实现零售收益的最大化,也是研究机场流量变现的突破口之一。
为进一步力求广集“他山之石”,以备民航业未来发展“攻玉之需”,笔者就提升客货流量价值提出两个发展方向:
一是提供机上免费网络,拓展入境免税业务。现在国内航空公司在机上获取旅客有偿服务和增值收入较少,一般局限于升舱、销售餐食、机供品和免税品。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在飞行过程中的解禁,传统机场娱乐和杂志的含金量大幅降低,旅客对飞行中提供免费网络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民航布局地空网建设和低成本卫星通信的发展,将大幅降低机上网络成本,旅客在飞机上免费使用高质量的无线网络指日可待。如何运用飞行网络平台获利,实现航空公司、网络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旅客多赢的生态,构建新飞行经济,将是接下来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之一。
此外,近年来枢纽机场免税的价值被大力发掘,但出境免税业务远好于入境,主要原因是旅客出行习惯、心理压力、场地限制等。而现有航空公司的机上免税销售模式也不尽人意。机场、免税、航司可以开展商业协同,挖掘国际航班旅客的消费需求,为国际入境航班提供免税品数字化营销服务。旅客可以通过航班上专有平台轻松选购丰富的免税产品,落地后在机场设立的自动拣货点自提,或通过海关电子申报后快递到家,入境免税的市场将大有可为。
二是发挥航空网络优势,挖潜货运直播价值。航空货运相比其他运输方式而言有其明显的特性,虽然运输快,但存在准备时间长、安全要求严、计划性强、目的地限制高、舱位扩展性差、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枢纽机场的网络通达性较好,在通航点和频次上均有较大的优势。如何在新经济中充分发挥航空货运优势、建立高效的、数字化货运生态圈来提升机场货运的价值主张,也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同时,充分认识航空货运自然形成的时间、空间、运量方面的饥饿营销特性,开发货运直播产品,在货运区内设立货运直播基地,开设各类场景直播间,开展面对鲜活原材料、加工美食、轻奢品、节日礼品的直播销售,根据航班时刻、目的地、可用舱位的动态匹配,实现限量、快订、快送、快达,契合当下的消费心态和消费习惯。还可以充分发挥航空货运优势,营造出看得见的快、可预期的准的平台特性,进一步吸引更多类别的产品进驻。促进航空物流发展,有效盘活空余舱位、构建集散中心、拍卖中心等业态,改变传统货运营销模式,在新经济中主动发力,开创新的业务增长点。
综上所述,基于机场实体流量变现获得收入是机场流量变现的基础,进而拓展机场客流量变现的边界,考量机场虚拟流量、私域流量变现空间,充分挖掘枢纽机场流量价值,提升机场非航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民航综合竞争力。(作者单位:广州白云空港设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