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史》“忠贞国防,为国铸器”

发布时间:2022-03-07文章来源:空院微视野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国教育报》2021年8月29日刊发校长汪劲松、党委书记张炜文章《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文章指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紧跟时代要求,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有效实施,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组织教师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深入挖掘航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系列案例,进行广泛宣传,使课程思政意识深入人心,以点带面地为形成体系化教学改革成果做好铺垫。系列案例第一期由航空学院李华星教授提供,就《中国航空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

一、课程信息

《中国航空史》,24学时。2017年首次在我校开出《中国航空史》课程,2019年成为学校首批建设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0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校级“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

主讲人:航空学院 李华星 教授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追求卓越、勇攀第一”的航空精神作为课程思政和育人培养的建设目标,探索出“忠贞国防,为国铸器”的模范榜样代表,把遥远的模范带到学生面前、身边,引领学生前进方向的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内容核心是讲述以钱学森、罗时钧等老一辈专家及以战机“20家族”总设计师杨伟、唐长红、邓景辉(技术负责人)为代表的新一代航空精英的模范事迹。通过“忠贞国防,为国铸器”的模范事迹教育激发学生爱航空、学航空、为祖国航空科技和国防事业献身的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

在航空学院老一辈教师的精心栽培下,新一代航空人在航空事业默默奉献几十载,终于开创出中国航空事业的新辉煌。航空学院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歼-20总设计师杨伟院士,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院士,直-20技术负责人邓景辉,ARJ21-700飞机总设计师陈勇,C919大型客机基本型总设计师韩克岑,CR929宽体客机中方总设计师陈迎春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之处

1. 创新授课思路: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介绍航空发展的历史,告诉学生飞行器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出投身开拓科技事业的热情。

2. 创新授课方法:邀请了著名飞机设计师、功勋试飞员、飞机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用亲历者讲故事的方法,穿插互动式教学,提高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3. 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由学生自主收集航空史资料,撰写航空史研究报告,并向全班同学做汇报交流;提出命题,期末考核以演讲作为最终考核,有效培育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创新课程教学目标导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和思想精神塑造的教学目的,高度重视授课内容的思想性,充分利用航空史教育的有利条件,用中国航空人百年薪火相传,为祖国航空事业发展前仆后继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爱航空、学航空、为祖国航空事业和科技事业献身的精神。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陈梦筱
  • 微信公众号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大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
  • 龙子湖校区地址: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
  • 邮政编码:450046